查看原文
其他

聆听青年:邓清明|十八年等待,永不停歇备战的脚步


  文学与传媒学院(ctgulm)〖第935期推送〗

本期编辑:马玲

:晋洪杨 

图片来源:网络

音频来源:耿紫姗

 | 

党团引领,青年响应

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,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,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。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学生专业为依托,以有声语言艺术为载体,以思想引领为主线,将陆续推出“聆听青年之‘奋斗百年路,党史听我读’”系列节目。

今天,特此推出《聆听青年》第二十七期节目——《邓清明:十八年等待,永不停歇备战的脚步》。本期朗读者:文学与传媒学院,耿紫姗。




【飞天时代楷模】

十八年等待 永不停歇备战的脚步

2016年神舟十一号即将升空,媒体热议谁将成为此次执行任务的航天员。“邓清明”的名字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。但此时邓清明的内心很忐忑,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入选载人飞行任务备份梯队了。为了能飞上太空,邓清明等了足足十八年。



发射前一天,总指挥部召开会议,研究决定最终的飞天人选。会议结束后,航天员中心领导到问天阁向4名待命的航天员通报会议决定,宣布的结果是由景海鹏、陈冬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。结果宣布后,景海鹏和陈冬分别表了决心。轮到邓清明发言时,他的心里早已打翻了五味瓶。他忍住内心强烈翻滚的情绪,虽有千言万语,却不知说什么好。停了好一会,邓清明转过身紧紧地抱住景海鹏说:“海鹏,祝贺你!”景海鹏也饱含深情地说了句“谢谢你!”在场的许多人都流了泪。

“宁可备而不用,决不用而无备”。今年52岁的邓清明常说这句话,这是他的人生信仰,也是他的真实写照。人的一生能有多少个十八年可以等待?邓清明知道自己没有下一个十八年了,他的失落逐渐转变为时刻做好飞天的准备,只要任务需要,他将永不停歇备战的脚步。



邓清明的人生轨迹很顺利,这与他的刻苦和踏实很有关系。1966年3月16日,邓清明出生于江西省宜黄县东陂乡一个农村家庭,兄妹5人,他是大哥。父母文化程度低,但他们从小就教育邓清明既要好好学习,更要坦坦荡荡做人。父母的教诲伴随了邓清明的一生,时刻激励他脚踏实地,提升自我。

高中最后一个学期,在父母的鼓励下,邓清明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了空军招飞,没想到竟然一路顺利通过了各项体检和考试,成为了一名飞行学员。去军校报到的时候,村里很多人都来为他送行。邓清明暗下决心:一定努力干出个样子,决不能让家乡父老失望。最终,他如愿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

航天员要在4至5年内完成8大类上百个科目的学习和训练。这些学习训练,标准高、要求严、竞争压力大,让而立之年的邓清明费了不少功夫。为了把相关知识学好,学扎实,尽快提高能力,他放弃所有周末和假日,拿出全部的业余时间,全身心投入学习和训练,晚上加班到深夜是常事。

2003年,杨利伟驾乘神舟五号一飞冲天。作为战友,邓清明由衷地替他高兴,为他自豪。当杨利伟从着陆场返回航天城时,全体航天员列队欢迎他,大家都禁不住热泪盈眶,和杨利伟紧紧地拥抱在一起。这一刻,邓清明感到中国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,终于实现了。

 


杨利伟的成功和祖国的强大让邓清明飞上太空的想法更加强烈。此后,他更加努力地备战任务,也想亲自体验一次飞天的感觉。可惜事与愿违,尽管邓清明三次入选载人飞行任务备份梯队,每次都完成了和主份同样标准的训练任务,却一再与飞天失之交臂。邓清明的内心十分失落,他甚至开始觉得,无法飞天是因为自己不称职。但航天任务却没有给航天员们太多时间整理负面情绪。每次任务成功后,邓清明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给自己“归零”,抛开过去,放空自己,以从零开始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。对国家的忠诚和军人的坚定让他打败了内心的动摇,继续投入训练。

神舟十一号成功返回后,载人航天工程领导对邓清明说:“你们和神十一乘组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,任务的成功就是你们的成功,航天员在天上的表现就是你们的表现。”听到这温暖的话语,邓清明终于禁不住留下了热泪。三次作为备份,三次的参与集训,都没有白费,即使没有飞天,邓清明的生命也与航天紧紧的绑在了一起。如今,等待对于他而言,已经不再重要,只要国家需要,他随时都能投入状态

邓清明说:“无论是否执行飞行任务,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,战友在天上的表现就是我的表现,我愿永远做筑梦九天的基石,为建设航天强国当好陪练!”

枕戈待旦是军人的使命,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,邓清明用一生去默默准备,时刻等待号角的催征!


青年心语耿紫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

在叩问苍穹的飞天梦里,有无数个“邓清明”。虽未披甲征战,已是鞠躬尽瘁。他们从韶光年华到鬓发染霜,数十年始终默默坚守和拼搏。“宁可备而不用,绝不用而无备”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,中国离实现航天强国的梦想才能越来越近。向中国航天致敬,向中国航天人致敬!

END//


 聆听青年:于敏|高级机密工作与“隐者” 聆听青年:弘扬科学家精神,铸就航天新辉煌
 聆听青年:专家王德文|让中国核防护水平跻身世界前列 聆听青年:回乡采蘑菇的95后女孩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